2022年11月28-29日,第七届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JoLii)年会暨“新时代教师发展—共创未来 ”(Teacher Development - Future Perspectives)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论坛由西南大学和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西塔学院、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和芬兰全球教学创新网络(GINTL)联合承办。
来自中芬两国100多家高校、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教师、教育相关工作者以及学生,围绕“新时代教师发展—共创未来”这一主题,为新时代科教事业发展与创新碰撞思想、交流互鉴。我院刘宝存教授和滕珺教授受邀出席论坛,分别参与中芬教育对话环节和特邀报告环节。
开幕式由西南大学西塔学院院长赵玉芳教授主持。芬兰驻华大使馆新闻和文化参赞何天明先生(Timo Sysiö),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中方理事会主席周作宇教授,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芬方理事会主席、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汉娜莉.涅米(Hannele Niemi)教授,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教授为论坛开幕式致辞。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玛雅-克瑞斯汀娜.勒坎南(Marja-Kristiina Lerkkanen)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广教授、赫尔辛基大学亚瑞.拉沃宁(Jari Lavonen)教授、西南大学陈时见教授这四位主旨报告嘉宾,就师生互动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芬兰教师教育国家目标的实施情况以及新时代教师素质培养路径做了精彩的报告。
论坛设四个分论坛,围绕“新课程与新教学”、“数字世界中的教师发展”、“教师发展与学习共同体”以及“中芬教育合作经验分享”四个主题,中芬专家学者、优秀研究生共呈现了18项报告。针对报告内容,大会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琼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姜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洪建中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点评。
本次论坛还专设了特邀报告环节。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玛雅.阿克塞拉(Maija Aksela)教授分析了如何通过非正规教育让未来的教师参与相关科学教学;我院滕珺教授介绍了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种子教师”专业成长的秘密。两位教授的报告启发了听众从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教师事业的发展问题,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拓展了全新的空间。
大会还邀请了芬兰嘉宾汉娜莉.涅米教授、玛雅.阿克塞拉教授、亚瑞.拉沃宁教授,以及我院刘宝存教授等中国嘉宾就教师发展和教师学习在概念上的区别、数字化世界中教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师发展的核心以及相应的困难等问题,展开了中芬教育对话。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AI实验室主任卢宇副教授任主持人。
闭幕式由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王君教授主持。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芬方理事会主席、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汉娜莉.涅米教授和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分别致辞。